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最新政府发文支持!透视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和融资前景

作者:中国供应链金融网     点击:725      时间:2023-05-10
最新政府发文支持!透视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和融资前景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当前阶段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已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从“政府鼓励买”到“人民主动买”,新能源汽车一如其名字一般,是低碳时代的刮起的一阵新风,其最大优势:环保,将随着普及率的提高惠及每个人。
然而,在”绿色出行“愈发成为趋势的蓝图中,仍有这样一个暗角存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比起随处可见的加油站,公共充电桩的覆盖率在许多城市和乡镇仍较低。据供应链金融记者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基础设施明显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区以及经济发达省市,分布极不均衡。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统计,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湖北、山东、安徽、河南、福建10个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桩占比就已达到71.2%,中国幅员辽阔,由剩下的大部分地区共用29.8%的公共充电桩,可见设施建设之不完全。
新能源汽车采用动力电池,导致其续航里程不及汽车,如果充电需求再无法满足,会严重降低民众的购买欲。低碳呼吁振聋发聩,民众盼“桩”望眼欲穿,新能源汽车的宣传与民众的认知都已就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此时,政府再次出面力挺。5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针对补能基础设施,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聚焦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突出瓶颈,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创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确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续”。
该政策的意义非同凡响,背后隐藏着一个千亿级别的巨大市场。就工信部网站所公布的历年参与活动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及车型来看,小微型纯电车型占比较大,售价多在10万元以内。这些售价与后续充能都比汽车更经济的“新秀”,已逐渐成为乡镇、农村地区代步的前列选择。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旗下媒体《汽车纵横》预测,到2030年,农村汽车千人保有量有望达160辆,总保有量将超过7000万辆,市场规模达5000亿元。而政府此次决定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甚至要“适度超前建设”,更展示了这片蓝海拥有无限潜力,以及国家对此抱有强大信心。
民众期待、政府支持、环境友好,新能源汽车产业显然已成为“时代宠儿”。“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作为汽车行业从业者或金融从业者,如何在这片蓝海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握稳舵盘成为“弄潮儿”?接下来中国供应链金融网(www.scfvip.com)、供应链金融公众号(ID:sinoscf)将为您分析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并陪您探索其融资前景,帮您“借力好风,上青云”。
作为新能源汽车供应商,该如何融资?
很多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主要零部件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因为规模小、固定资产少,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缺乏资金支持,这些企业的研发水平就难以提升,由此带来的汽车的零部件质量、性能停滞不前,会使整车的质量水平原地打转。对企业而言,掉入这样的怪圈就无法扩大生产规模,在市场中难以获得竞争优势,进而更难从银行获得贷款支持。如何跳出这样的恶性循环?供应链金融给出了解决方案。对于新能源汽车供应商来讲,有以下三种融资模式可以选择:
  1. 订单融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可以将其和新能源汽车整车厂签订的购销合同,连同整车厂发出的真实有效的购货订单,提交给银行等金融机构,来申请信贷资金。该订单项的未来销货款,便是主要还款来源。
由此,在供应商拿到整车厂的大订单后,如果备货资金不足,就可以利用订单融资获得银行授信支持,来满足原材料零部件采购、生产组织、产品运输等过程的资金需求。
  1.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供应商的应收账款表现为期限长短不一,笔数较为分散,发生较为频繁。如果将其质押给银行机构,这些应收账款,会形成具有相对稳定余额特点的应收账款池,银行会根据该“池”余额的一定比例,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提供授信支持,从而缓解资金不足的压力。
该融资模式能使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上游供应商合理利用应收账款资金,减少流动资金占用,能快速扩大供应商的生产经营规模,降低运营成本,跳出“缺钱怪圈”。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供应商往往不得不接受企业提出的较为苛刻的支付条件。而该模式能为供应商经营的连续性提供保证,也会促进整个新能源行业稳定发展。
3.保理融资。供应商将所拥有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然后银行为供应商提供授信支持。与上个模式不同的是,保理融资中买方的信用风险由银行承担,银行负责应收账款的催缴以及账务管理工作。由此一来,供应商可以规避应收账款到期而不能收款的风险。此外,由银行来进行应收账款管理也能够避免供需双方产生关系紧张。
作为新能源汽车经销商,该如何融资?
对新能源汽车经销商而言,因销售不畅而产生资金压力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此,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破解之道主要有以下两种:
  1. 预付款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当新能源汽车经销商向整车厂采购汽车时,由银行来提供预付款融资。若汽车销售不畅,经销商无法按时偿还银行授信,将由新能源汽车整车厂进行无条件回购并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该融资模式下,需要整车厂与经销商间签订回购合同,能有效缓解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下游经销商的资金压力。
  1. 保兑仓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中的经销商、整车厂与银行会签订融资业务合作协议,经销商通过还款或增加保证金的方式向银行申请提车,整车厂受银行委托保管车辆,并按银行通知要求发车,整车厂需要承担连带保证责任。这样,银行就可以向经销商提供授信,来满足其向订车厂订车的资金要求。
新能源汽车融资前景
新能源汽车的融资前景十分广阔。本次政府发文支持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将伴随一系列优惠政策落地,必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汽车制造商也在逐步加大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更加活跃,融资前景也将越来越好。根据供应链金融记者的调查,目前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融资现状如下,可供读者参考:
1.投融资仍处于早期阶段。从新能源汽车的投资轮次分析,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融资轮次仍然处于早期阶段,C轮后的融资数量相对较少。根据供应链金融记者分析,201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融资事件数量先下降后上升,2021年作为近年来热度最高的年份,轮次仍主要集中在早期阶段。
2.融资区域聚集在一线城市。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企业融资区域来看,目前北京市的融资企业最多,2015-2022年10月累计达到106起。其次为上海市,同时间段内累计投融资事件数量为95起。
3.新能源汽车行业以投资机构的投资为主。根据供应链金融记者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主体的总结,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投资主体主要为投资机构,代表性投资主体有红杉资本、深创投、软银中国资本等等;实业类投资主体有宁德时代、科泰电源、本田汽车等。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涌现了诸多的个人投资者,主要轮次在天使轮。
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业投资基金比较少,依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数据,与新能源汽车强相关的产业基金共计6个,最高管理规模在50-100亿元,整体大部分基金规模也在该区间。
4.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企业兼并重组被收购的事件较多,行业的龙头企业为扩大业务规模会并购其他新能源汽车企业,或为降低成本而并购上游企业。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事件主要为中游企业横向并购同行企业进行业务的扩大和产能的扩充,也有新能源汽车中游企业后向一体化收购,向原材料和零部件领域布局。其中最成功的收购事件,为吉利收购沃尔沃事件,且吉利在全球的收购动作频频,2022年收购高端汽车品牌阿斯顿马丁7.60%的股权。
最后,是供应链金融公众号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融资前景展望:
从技术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需要大量的高新技术和专业技能,如果能够建立一个完善的供应链金融体系来支持这些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将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普及。政府发文支持会引领更多投资机构入局,促进该领域的技术研发,形成金融扶持技术、技术激活金融的正向循环。
从风险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的生命周期更长,维修和保养成本更低,风险更小。这使得投资者更倾向于为新能源汽车提供资金和信贷支持,进一步促进其供应链金融融资,该行业将逐渐成长为与汽车行业并肩甚至超越汽车行业的“时代黑马”。

从财务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非常依赖于外部资金来推动其发展,尽管投资回报风险较高,但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的盈利潜力巨大,这将鼓励更多的投资者和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融资和信贷支持。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供应链金融,前景无限。

产品预约演示

在银行、金融租贷公司等领域广泛应用
咨询热线:
400-999-2278
微信客服:
官方微信站:
公司邮箱: fintech.cn@vteamsystem.com (产品服务)
e-finace.cn@vteamsystem.com(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