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正在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大变革
在金融科技不断进步的同时,供应链金融也在完成自身的变革。如果深刻理解供应链金融,它其实代表的是现代企业的发展模式。从企业本身来看,将企业经营B2B类比B2C网上购物,可以直接放购物车、下订单、在线支付。
企业端在推进交易、支付结算、融资这三个层面当中的两个服务空间就是银行的现金管理和贸易融资服务空间,它几乎就代表了现在企业和现代银行对公业务的发展途径。所以,供应链金融几乎代表了一个趋势和将来。
金融既要助实体又要防风险,供应链金融则需要防范中小企业融资难所产生的金融风险。金融科技改变供应链金融在于3个本质层面:交易征信解决中小企业评价问题;大数据解决核心企业与贸易伙伴的关系,供应链金融的开放性问题;区块链解决链式信任关系。
金融科技对于供应链金融的提升主要是基于交易数据的征信以及自动贷后,能够把原来单纯依托静态的、事后的,有可能会人为加工过的财报类的数据,延伸到交易数据层面。
以前的财报基本就是平面上的一个点,现在拿到的则是一个立体的数据。这样就可以从更多的维度去观察和分析,造假的难度和人为加工的难度非常大。真正解决人工确权、贸易真实性和自偿性问题。
通常来讲,数据经过脱敏的处理,对企业数据相关敏感性是在企业自愿的情况下脱敏化处理之后再到中心端。中心端基于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在本质化效率提升的数据基础之上,结合行内数据、其他外源数据,再把模型分析做好,就能够真正做到量化授信,分级预警。
在这当中不止有实时监控,甚至在模型里面还有一些预测性的指标,帮助金融机构更早、更及时性地解决相关问题。
供应链金融首先解决的是以核心企业为依托的上下游问题,但本质上供应链金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的问题。
在很多传统的解决方案中,仅仅依赖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配合和数据,而核心企业往往只掌握部分交互类的数据如下游预付渠道融资中的客户订货数据。新的金融科技发展采用交易网关数据工具部署在中小企业,可以智能适配到中小企业进销存ERP的系统,或从云端获取额外的交叉数据。
真正建立基于授信主体的全方位数据才能真正掌握,结合行业大数据,摆脱以往占核心企业额度,要求核心企业硬性担保等问题,才能真正发展依托中小企业的更开放的行业性供应链金融体系。